先講前言,因為我poo-free失敗了,所以目前就是還有用各種清潔品的狀態。
髮質的話是超捲的自然捲、髮量大概50元硬幣,目前固定每半年到八個月會去離子燙一次,
所以看到我很卷Q的頭頂就是差不多半年到了,
髮質的話是超捲的自然捲、髮量大概50元硬幣,目前固定每半年到八個月會去離子燙一次,
所以看到我很卷Q的頭頂就是差不多半年到了,
但因為十年之前其實髮質很差 --> 到一定長度就會一分為二、二分為四...(?)
所以我不敢把燙的間距拉近。 (而且我燙一次全頭要快五個小時,補燙也要3.5個小時,很累)
預計這篇會提的髮品如下:
洗髮精:綠藤(頭皮淨化洗髮精)、
洗髮皂:里仁(養護洗髮皂)、製皂工人(苦茶油洗髮皂)
洗髮餅:ethique、LUSH、沐豊
先說結論,我應該會持續用下去的:沐豊、LUSH(如果可以出國買的話)、製皂工人,
綠藤的頭皮淨化洗髮精我還有1/3,還可以用好一陣子,到時候再想想看。
其實這裡面目前我私心最愛的就是洗髮餅了,
因為這個大家最不熟,所以我放最後面用多一點篇幅比較跟說明。
--------------- 接著是心得 --------------
其實這裡面目前我私心最愛的就是洗髮餅了,
因為這個大家最不熟,所以我放最後面用多一點篇幅比較跟說明。
--------------- 接著是心得 --------------
這裡面最簡單易描述的是綠藤頭皮淨化洗髮精,過去一年多來我大概都是一週或兩週才用一次,用的很緩慢,但通常都是在週末的時候很放鬆的用一個輕柔和緩的步調,用量很省,然後洗完吹完頭很蓬鬆舒服...
之後考慮會不會回購的主因大概是--> 他有瓶子啊~
--
洗髮皂的部分以埔里的水質我單純用皂會有皂垢,所以一開始用里仁我非常不習慣,剛買製皂工人的時候,說是要用檸檬酸潤絲,但是用法我一直到前陣子才終於查了...(不要學)
有皂垢的感覺大概是:洗的時候無感而且泡泡蠻多的,然後洗完也覺得算是乾淨,接著吹頭的時候就會開始覺得不順,然後乾了之後頭髮會一束一束黏在一起。明明就已經乾了但不會飄飄舒服的感覺超糟的...
而其實檸檬酸潤絲的方式超簡單,就是用皂洗完,然後拿一小匙檸檬酸兑約一公升水後,把頭髮泡進去(不要碰到頭皮)之後再用清水沖一沖就可以了,之後吹乾就是一個乾爽舒適的頭髮。
里仁的養護皂可以用很久,但缺點是我覺得雖然可以起泡也有泡泡但是就是比較慢,然後味道我不算喜歡。相較之下製皂工人的皂起泡快,泡沫多而且味道很棒,之後我還想試試看他們家其他材料的。(工商:製皂工人是埔里的本地工作室,拿裸皂一顆少10元)
有皂垢的感覺大概是:洗的時候無感而且泡泡蠻多的,然後洗完也覺得算是乾淨,接著吹頭的時候就會開始覺得不順,然後乾了之後頭髮會一束一束黏在一起。明明就已經乾了但不會飄飄舒服的感覺超糟的...
而其實檸檬酸潤絲的方式超簡單,就是用皂洗完,然後拿一小匙檸檬酸兑約一公升水後,把頭髮泡進去(不要碰到頭皮)之後再用清水沖一沖就可以了,之後吹乾就是一個乾爽舒適的頭髮。
里仁的養護皂可以用很久,但缺點是我覺得雖然可以起泡也有泡泡但是就是比較慢,然後味道我不算喜歡。相較之下製皂工人的皂起泡快,泡沫多而且味道很棒,之後我還想試試看他們家其他材料的。(工商:製皂工人是埔里的本地工作室,拿裸皂一顆少10元)
--
接下來是洗髮餅,當初一開始其實我是用LUSH,時間點大概是LUSH退出台灣市場前沒多久吧,剛好撈到了一次週年慶還是什麼的特惠就買了三顆(當時我也差不多剛開始工作,壓力上升消費力也上升...大家懂的)。
一試之下驚為天人,起泡量足夠、洗完清爽,本來以為一顆可以用兩到三個月應該是個噱頭,因為看起來超小顆,但是那三顆髮餅讓我洗了一年多 (<-- 當時我是一個髮長肩下25公分+髮量比50元硬幣還要大把的人啊...後來因為這樣吹頭髮要太久,我才漸漸習慣把頭髮剪到肩下10cm..)
後來,如同大家所知的,我成為了不塑之客的一員,某次在日本發現可以買到無包裝,然後台灣又撤櫃之後我就一直都是每次去日本就買個一年份,偶爾還會買來送人宣傳...
之後在不塑之客的群組內,我看到了ethique這個有人推薦的品牌,雖然有團購價,但基於我有阿姨在紐西蘭,當然就趁著親人回國的機會取得了代買價。
因為查過洗髮餅這個詞,當然你的廣告就會....,於是我又發現台灣有一個洗髮餅的牌子沐豊,連繫之後可以用日曆紙包裝就買了第一次,在用過一陣子之後剛好FB社團有人問我就把當時的心得打進了群組。(我在寫這篇的時候還特別去找文跟截圖XD 文在這裡 )
後來,如同大家所知的,我成為了不塑之客的一員,某次在日本發現可以買到無包裝,然後台灣又撤櫃之後我就一直都是每次去日本就買個一年份,偶爾還會買來送人宣傳...
之後在不塑之客的群組內,我看到了ethique這個有人推薦的品牌,雖然有團購價,但基於我有阿姨在紐西蘭,當然就趁著親人回國的機會取得了代買價。
因為查過洗髮餅這個詞,當然你的廣告就會....,於是我又發現台灣有一個洗髮餅的牌子沐豊,連繫之後可以用日曆紙包裝就買了第一次,在用過一陣子之後剛好FB社團有人問我就把當時的心得打進了群組。(我在寫這篇的時候還特別去找文跟截圖XD 文在這裡 )
又過了兩年多多的今天,我陸續用掉了全部的ethique、好幾塊的LUSH(還把媽媽推了坑)、以及沐豊也來到了洗髮餅(無皂系列)2.0我也用了(4月買的不塑包裝分享在 這裡 )。終於可以再來寫一個新的比較了。
沐豊的顏色跟香味突然變得很內斂(這是正向的描述),但是起泡力我覺得還是略遜於LUSH,LUSH我也多用了好幾個的顏色覺得有更不錯的香味,
ethique用完了兩塊其實還是表現超好,但問題就是台灣售價我無法接受...短期內我補不到紐西蘭來的貨XD
1. 香味喜歡的程度現在已經來到了相差無幾
(LUSH的薰衣草我覺得太over、檸檬很可以 ; 沐豊新的茶樹也很喜歡...)
2. 起泡速度 LUSH = ethique > 沐豊
(LUSH 泡泡多、ethique是細的泡泡、沐豊也是細的泡泡)
3. 價錢還是跟之前一樣 ethique > LUSH > 沐豊
結論前面說了肯定會繼續用的跟還在考慮的,目前我蠻喜歡自己的安排:
平均兩天洗一次頭(沒外出或沒健身環的話)就是用沐豊跟髮皂交替用 (我手上沒LUSH了),然後兩週左右會用一下綠藤的洗髮精。
最近三四年終於偶爾會聽到我的頭髮感覺很健康的評語,其實就是足夠強健、分岔變少。
(分岔問題也跟少了15公分有關係吧,不只髮品用量降低,吹髮時間也少了蠻多的...)
在價位、品質、環境保護各方面都抓到平衡的感覺不錯,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挺好的。
1 則留言:
沐豊2.0新款第一顆即將用完回顧:
在上上週他薄片化後,終於一分爲五(之類的碎掉了)只好拿出香皂袋裝起來…
我還是喜歡整顆在頭髮上嚕嚕的用法,想換新的…orz
最近的使用習慣也順便回報一下,就是如果是兩天以上才洗會蠻難起泡的,但因為夏天及都有做一些簡單運動,每天洗就已經習慣起泡狀況(小小的不綿的水泡泡),清洗力依舊是喜歡的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