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6日

2024-神戶姬路-Day1-2 神戶三宮放行李 --> 北野異人館 -->午餐(家庭式簡餐)

11/25 TPE飛KIX ---(高速船) --> 神戶空港 --> 神戶三宮放行李 --> 北野異人館 -->午餐(家庭式簡餐) -->生田神社-> 飯店放行李午休 -> 臨海樂園晚餐(紅磚倉庫的義大利麵) -> 海邊吹風 -> 神戶市役所夜景


接下來的行程是找行李櫃放行李,基本上以前都會認真拉去飯店放,但這一天我本來的預想就是三宮站很大回來會經過,我又搭紅眼其實如果這時候去飯店,飯店應該也是早上高峰期會很忙。

所以就放行李櫃吧,三宮站一帶行李櫃位置非常多,不怕找不到就怕放完忘記,所以記得要好好拍照好好記下位置。

既然採用的是神戸街めぐり1DAY,所以就搭上地鐵的「西神山手線」去新神戶,然後就開始都市小旅行拉,走出新神戶就開始各種迷路看路標,反正目標就是去異人館區,找兩三個館逛逛。

來之前目標館是網路上大家說必看的風見雞館跟萌黃之館,還有不用錢的萊因之館。


一進異人館區,開場遇到的就是正在耶誕裝飾的洋館長屋,因為真的很長又很可愛,忍不住拍他兩張。




然後是有著福爾摩斯剪影的英國館...(沒關係我拍拍福爾摩斯的側臉就好)

這兩棟就在city loop站牌前面,很好找,可以列為下次如果來要逛的對象。

繼續前進往右轉(感謝路標跟地圖的指示)
抵達風見雞館前先經過風見雞的禮物販售店,問了附近觀光案內,原來就在上面一點點,但是風見雞沒有開放...實際上走後就看到了修整公告。雖然無法進去看,不過官方準備了VR。





於是我們的一日票入場券就改用在了旁邊的萌黃之館。

萌黃之館是一棟淺綠色的木造兩層建築(但外觀其實有磚造煙囪,所以應該算是不同建材的混造建築),其實就是一個住家的型態,放在現代其實就是鄉下那種帶庭園的小屋,甚至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還覺得有點小,但若要回到建築時代跟後續發展的時代,就是豪宅阿。主要展出空間有客廳、餐廳、起居室、大人臥房、小孩臥房跟我覺得感覺是更衣化妝的空間及廁所。感覺就是每面都至少有兩面開窗採光很棒,窗戶的造型是應該是重點,但整理內裝的桌椅床家具甚至門窗都走華麗風,果然就是異人館經典,跟慣常看到的日本古宅那種素雅的風格差異很大~



離開建物穿鞋時,接待人員跟我們說旁邊還有個小庭院,因為入秋的關係沒有花,但是樹木的感覺就是有種,阿這是個在日本的庭園(不是山水風格,就是樹種跟布置很有走在日本街頭感)+西式建築。

之後開始在異人館區東繞西繞逛逛,就是依山建造的整區住宅,能在這裡開車的都是勇者。

亂繞的路線在山坡裡走來走去真的對膝蓋不友善,但總之反正配著我其實看不懂的地圖+山路,發現...一直沒找到的萊因館其實就在一開場我們看到cityloop站牌的上面。

路癡也是第一天就發作了呢XD

免費的萊因館進去之後就發現,這個是屬於神戶市的藝人館推廣點吧,有個5-10分鐘的短片可以看一些異人館區域的介紹,我覺得對於初訪異人館的人蠻適合坐下看看。然後也有紀念品小店,可惜的就是紀念品我覺得沒有好好統合異人館的特色。(不過其實如果我此時精神還好可能就會開始寫明信片了XD)

離開這段後就又跑去了風見雞的禮物店,考慮這是第一天的行程,所以只跟同仁友人一起買了風見雞的原味布丁(黑糖布丁)。-> 這個先說,如果有去風見雞,這個布丁可以買,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,我要買一打回來吃...(我到了回國半個月跟旅伴都還在想這個布丁)




之後的行程就是順著路往下前行,來去生田神社。因為方向的關係會先出現在後門,如果跟很care要拜碼頭(?)的人記得走到前門再進去,因為是七五三日(還是前後吧),當天神社內有好多穿著和服的小孩和家人們在神社內,真的是到了這一刻突然發現自己身在日本。

但我很餓決定先跑去吃飯等等再從正門重來參拜一下。


接著,我就在周一的中午,在神戶三宮,餓肚子了...
不知道為什麼出田神社附近的店都是燒肉、營業時間都寫下午五點後,
悔恨不已...早知道應該在奧地利館那編直接吃飯,還可以從山上看向下的景色....

然後我們四處碰壁後終於找到一個家庭式簡餐。
便宜然後普遍不差的家庭式簡餐店一直都是在餓瘋時的好幫手XD
(最右邊的明太子意大利麵大概是原本的1/3,然後其實我只有點半份,如果是整份應該會是六倍大吧...)



大概是因為疫情後店家大量導入平板點餐,還有送菜機器人,所以很多事情都直接在平板上完成。

--

三宮一帶相關的各種交通我覺得相當複雜,我是從小氣少年的網誌勉強看懂,考慮我會用到的交通類型才選擇的。
如果有自己的交通需求也可以參考他的文,不再贅述。 

喔對,因為我迷路的頻率通常比三餐還頻繁,所以我是一個能一日卷就一日券的人(?) 至少坐過頭還有回頭的機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