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王子的書我房間有實體本,
看的年紀也一直是陸陸續續,
不敢說看懂,但陸續得到很多感想。
在我心裡,是本十七歲,二十五,三十歲看完感想都大不同。
覺得十七歲時是當童話看,
覺得小王子看待大人的角度就是我看待大人世界的困惑,
覺得作者把故事好誇飾,愛慕虛榮先生,國王等角色的表現好好笑,
甚至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有這種人嗎?
二十五歲時,目光轉到玫瑰和狐狸,
覺得玫瑰的刺和馴養狐狸的部分就是在講愛情,
原來童話有好多隱喻。
三十歲,終於把目光移到了開場的蛇吞象,
也終於看到了說再見的那一刻,
可怕的不是長大,而是遺忘。
昨天,我進電影院看了小王子,
故意的沒有複習書本,連預告都沒看,
就單單是知道上映了,有人在fb說可以看,就衝了。
故事的開始就讓人出乎意料之外,
一個被安排好的人生與總是會出現的意外。
看著小女孩的人生被入侵,有種砸壞的快感(?
然後,小王子的故事被帶入,
其實此時我很擔心,用這個速度前進的小王子,
少了很多細細品味的空間,
看不到點燈者、地理學家,
以高鐵速度帶過的國王和商人,
能夠讓沒看過小王子的同行者看懂嗎?
然後,在胡思亂想中,小女孩跟爺爺的羈絆愈深了,
突然發現,我看的是小王子,卻也不是小王子,
這片的主角,是這個笑容靦腆、被安排著人生的小女孩?
爺爺打算要慢慢跟他的小女孩道別,
於是跟她說起了告別的橋段,
此時,小王子的本文幾乎來到了終點。
但,電影只來到了一半。
因為誤會(代溝)大吵的男女主角(?)不能隨便見面了,
女主角進行搶救小王子大作戰,
原本是繪本畫風的世界變成了真實世界,
小王子不知道自己是誰、商人變成大魔王、國王掌握的世界只有一咪咪...
新世界內,沒有小孩,所有的人都是成人。
抬頭仰望看不到星星,星星的用途只剩下讓成人努力工作...
然後,王子先生一點點的想起自己曾是小王子,
然後開始救出星星與大逃亡。
逃離的那一刻,小女孩大喊的那句
「我會長大,但不會變成你這樣的大人!」整個逼出我的眼淚。
然後女孩仿彿一夜長大(還是只有九歲),
但,她就像脫胎換骨一樣,擁有了很多原本沒有的。
如果說,一百個人讀小王子會有一百種心得與概念,
那電影的小王子,就是帶領你走進導演和編劇心裡某個版本的小王子,
在電影院內的我,正好跨在長大時,關於現實與理想間的拉扯,
於是,隨著小女孩在大人世界的跑帶逃,
直至逃離的那句宣稱,讓我淚流滿面。
小王子的本文非常的溫柔,因此整個故事都隨著看的人的心情而改變,
而電影版的小王子則帶著強烈的個性,
其實我不知道這樣要算成好或不好的電影,
但,我很喜歡,喜歡那個出場沒多久就昏倒的女孩,
在故事最後面對世界的態度。
真正重要的事情,是眼睛看不到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